你是否也曾經在森林裡,一段乾枯倒木的樹皮下,發現過這種放射狀的圖案 ? 這種如同納斯卡地畫 (Nazca Lines) 般的圖騰,

不禁讓人聯想起最近甚為風行的禪繞畫,也令人懷疑是不是又有欠缺公德心的人在樹幹上隨意塗鴉。

事實上,樹幹上複雜的圖案不但是一座小花園,它更催生了瑞秋.卡森女士環境保護的經典名著「寂靜的春天」。

森林中的枯倒木 常常能看到有如納斯卡地畫般的圖案  

    這座花園其實是一群叫「小蠹蟲」的昆蟲,由母親和孩子攜手建立起來的,花園內栽培的是小蠹蟲們賴以維生的真菌。

小蠹蟲是鞘翅目象鼻蟲科(Curculionidae)小蠹蟲亞科(Scolytinae)昆蟲的總稱。牠們體長一般不超過1公厘,身體呈圓筒型,

口喙部短而不明顯,觸角短具大型錐狀部,身體尾端常截短。小蠹蟲大多以木本植物為食,包括樹木的韌皮部、枝條、種子、木質部和木材真菌,

都有不同分類群的小蠹蟲專門利用。

 

小蠹蟲Hadrodemius globus 身長約5公厘,已是台灣最大的小蠹蟲之一  

    如同白蟻與其腸道內共生的各種微生物一般,小蠹蟲也需要與牠共生的真菌來消化難以分解的纖維素(木材主要成分),

而共生真菌則仰賴具有飛行能力的小蠹蟲,協助散佈到下一棵寄主植物上。為了攜帶這些賴以為生的真菌,

有些小蠹蟲更演化出專門攜帶真菌孢子的儲菌器,防止孢子在遷移的過程中散落。

 

    身上攜帶或沾滿了真菌孢子的母蟲遷飛至新的寄主植物後,鑽入樹皮下啃出隧道,並沿著隧道產下數十顆卵,真菌也在此時傳播到該植物體內。

小寶寶們孵化後從產卵隧道向外啃食出幼蟲隧道,最後各自在隧道末端化蛹,此時真菌菌絲早已布滿木材,並在幼蟲廊道中產出帶有黏性的孢子,

待蟲蛹羽化後,黏滿孢子,鑽出樹皮尋找下一棵倒楣的樹木。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看不見彼此的小蠹蟲寶寶們,啃食出的隧道都不會相交,呈現放射狀分布呢?

其實小蠹蟲和牠兄弟姊妹們啃咬木材的輕微震動就是最好的信號,使他們能確定彼此的相對位置,不會重複啃咬木材相同的地方,

使木材資源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樹幹上這些看似複雜的線條,就是由一隻隻的小蠹蟲和他們所培育的真菌攜手合作挖出來的。

圖為Phloeosinus屬的小蠹蟲挖出的隧道,排列井然有序.JPG  

 

    小蠹蟲在森林中能移除衰老弱勢的植株,增加後續分解者進入木材的孔隙,協助散布真菌孢子,對維持森林的天然更新及能量循環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這樣的角色遇上經濟取向的人工純林、果園或庭園樹木,就變成人們欲除之而後快的夢魘。

 

    曾經造成歐美上億株榆樹死亡,讓林業人員聞之色變的荷蘭榆樹病(Dutch elm disease),其病原長喙殼類真菌就是透過小蠹蟲為媒介所傳播。

美國在半個多世紀前為了防治荷蘭榆樹病,時常大面積空中噴灑DDT,以殺死媒介的小蠹蟲,DDT的濫用,殺死了環境中的許小型動物,

並透過食物鏈,毒害生態系中更廣泛更大型的其他成員。瑞秋.卡森注意到這些現象,在其出版的「寂靜的春天」中大量引述濫用DDT防治荷蘭榆樹病,

造成生態災難的例子,最終使美國在與論的壓力下禁用DDT,也使世人開始逐漸重視合成農藥的使用對生態環境各種難以回復的影響。

 

    下次若再看到樹幹上的納斯卡線,除了回想一下小蠹蟲與他們的真菌花園,不妨也回想一下寂靜的春天」所提醒我們,面對大自然所該抱持的虔敬態度。

 

By 糞金龜

arrow
arrow

    SL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