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屏東林管處實習志工-陳和興(北大武)

刊錄於2012年2月5日「屏林覺種」創刊號

  這棵是什麼樹?那又是什麼植物?有什麼特點?諸如此類的問題深深的烙印在腦海裡;這是最近在睡夢中常浮現的景象,午夢迴時一場莫名的惡夢,搞得自已驚慌連連睡不安穩;心裡有時會想志工訓練課程有必要弄得大家神經緊張嗎?
  寒流來襲的日子頂著恆春特有的「落山風」,在戶外實地解說訓練考核中, 莫名的壓力來自於同學的良性競爭及老師嚴格的要求, 一再告訴自已要保持冷靜, 儘量把自已所學到的正常表現出來, 但要做到幾乎是不可能。尤其聽過老師們口若懸河精彩的解說,不禁讚嘆老師們懂得實在又多又廣,而我的專業知識竟然如此饋乏,如何能勝任這個「解說志工」的角色?在心裡著實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戶外課程的第一天,由老師帶領著大家詳細解說每一種植物的來龍去脈,及延伸的故事性,如果我是一般的遊客,可以從老師生動、有趣的解說當中,在毫無壓力的狀況下學到寶貴的東西,為旅途增色不少;但因為我是參加「解說志工培訓」的課程,角色不同心情也大大的不同,老師講得愈精彩,在求好心切想要學得更多的情況下,唯恐遺漏什麼,無形中壓力就愈大。
  第二天就由我們學員上陣,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時候了,由老師指定題目,再用抽籤的方式選一位學員現地解說,這時每個人臉上都顯現嚴肅的、緊張的神情,碰到自已有準備的題目,就希望趕快抽中自已,可以好好表現一番,如果遇到自已準備不周或不熟的題目,就希望千萬別抽中我,但愈是害怕的題目,被抽中的機率也愈高,七上八下矛盾與不安的心情竟顯露無遺,抽考到最後,題目愈冷僻當然挑戰的困難度也就愈高,到最後連草本植物都出籠了,此時只恨自已才疏學淺,怎麼辦?還好,同學們都有同舟共濟共乘一條船的危機意識,互相討論研究,每個人都不藏私,把所學所知都搬出來與大家分享,一起腦力激盪群策群力發揮眾志成城的力量,使自已獲益非淺,也因此同學們的情感更緊密相連,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彼此互相扶持掩護,期
望將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 得到主考老師們的青睞與肯定。
  經過一連串的課程考核後,才知道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國家森林解說志工 , 真的不容易, 除了要有一顆熱忱服務的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在面對民眾解說時才能言之有物,所以在嚴格的要求下,才能訓練出適合的人才, 加油!六期志工們, 莫忘初衷唯有堅持與不放棄,才能達成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