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主題活動-近山靜山親子遊正式開始
一大早不到九點,就已經有民眾在詢問哪裡報到
9:20活動開始,一開場當然要〝愛地球宣言〞囉!
我們屏東林區管理處的〝愛護台灣山林行動計畫10大宣言〞
01、隨身攜帶水壺,盡量減少購買瓶裝水(多一只瓶裝水進入山林,就有多一件垃的可能)
02、隨身攜帶手帕替代面紙的使用(少一張面紙進入山林,就有少一朵小白花垃圾的可能)
03、隨身攜帶環保餐具,避免使用衛生筷,降低免洗餐具的使用機率
當然囉!依照慣例進入雙流的森林,我們都需要跟山神打招呼
敬愛的山神 感謝您 給我們晴朗的天氣 讓我們可以遇見美好的事物
讓我可以與夥伴、家人共同分享這美麗的河流、樹木及生物
我會愛護這片森林 愛護生物 也愛護自己
我會將所有美好記在心裏 祝福所有的人 僅此 獻給敬愛的山神
要準備出發囉!請各位記得要將水補滿,帽子、毛巾也要帶著喔!
出發囉!先來瞭解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地理位置及環境路線
我們的植物依生長型態可分為:寄生、附生、共生、腐生
所以有時在一棵樹上會發現好幾種植物生活在一起喔!
我們來看看第一個觀察點,原來要找找看這棵樹裡面有多少種植物一起生活
那這棵又是什麼呢?大家先摸摸看,但是不要替它脫皮喔!
這種植物叫做白千層,認識白千層這種植物,
一定會覺得這個名字取得真好!名符其實:樹皮白色,而且還百層千層脫也脫不完。
這樹皮,是來自於木栓形成層,每年向外生出新皮,並將老皮一層層推出所致
怎麼有這麼多漂亮的毽子在地上ㄚ
是誰玩遊戲結束後沒有收拾,我來幫忙收拾好了
耶!可以拿來問志工叔叔、阿姨這是什麼
志工:這是木棉花,每年2-3月份先開花,後長葉
花冠五瓣,橙黃或橙紅色,通常在早春長出,比樹葉更早出現
我們要經過涉水區,小心走~不要急
哇!溪水好清涼好乾淨喔!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我們正在看水中生物,蜉蝣、水蠆、石蠶蛾、石蠅牠們都是溪流生物指標
我們這裡除了溪流生物外ㄚ,也是可以看見另一種哺乳類動物
猜猜看這是什麼哺乳類的排遺,對!有螃蟹殼,沒錯!這就是食蟹獴的排遺
這棵樹摸起來滑滑的耶!好特別喔!
志工阿姨說:『這是九芎,每年蛻皮一次,新皮紅棕色,極薄,古人稱它「樹無皮」
又因為光滑,連猴子爬樹也會溜下,所以又叫「猴不爬」
真的嗎?我們也來抱抱看~真的會滑耶!難怪猴子也不喜歡
喔!大家走累了在休息嗎?
噓~在這裡要安靜,我們在感受大自然的各種聲音,
有溪流聲、鳥、蟲鳴叫聲、風吹在樹葉上的聲音
哇!動物正在走路的聲音。只要靜下來,我們最少都會聽到5種以上的聲音喔!
媽媽幫我拿一下本子,我要把這些畫下來
我們這裡看到的是山棕, 『山棕是賽夏族的傳說,』在早期跟生活上息息相關
可當掃帚使用;更是早期農家製作雨衣的好材料(閩南音叫「棕蓑」,北京話叫「蓑衣」)
而在野外搭建草寮時,山棕更是遮風避雨的好材料
志工叔叔你拿著是什麼?我也要摸摸看
要輕輕地拿好喔!這是日本樹蛙,常成群出現在水溝底部
溝壁及石頭上鳴叫,非常活潑,善於跳躍
走完步道,回來寫問卷囉!
我一定要把今天看到這麼多的動植物寫下來~雙流實在太豐富了
可以領樹苗了,有桂花和羅漢松,要那個呢?
我選擇的是羅漢松,在校園、公園中容易看得見的
『羅漢』就是在寺廟裡修行而得道的和尚,光著頭,穿著袈裟
而這樹帶著種托的種子正好就像穿著橙紅色袈裟的『羅漢』
於是『羅漢松』之名就產生了
參考資料:白千層(中央研究院數為典藏資源網)、木棉花(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