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文/鱟
每次在溪流旁看見這美麗的紅色蜻蜓,就會想起這首歌
『 飛呀 飛呀 看那紅色蜻蜓飛在藍色天空 遊戲在風中不斷追逐牠的夢
天空是永恆的家 大地就是牠的王國飛翔是生活…..…………..
我們都已經長大 好多夢正在飛 就像童年看到的紅色的蜻蜓 』
慶幸的是,我不用回想童年所見,因為現在的我隨時在大自然中見到牠
每當陽光灑在善變蜻蜓的翅膀上,那紅色的翅脈更顯分明,真令人著迷
不明瞭它為什麼叫善變蜻蜓,有人說因為從未熟到成熟的變化很大因而叫善變
可是很多蜻蜓科的都有類似變化過程,所以真是如此嗎?
但雌雄同時有此變化的不太多倒是真的。
人常說〝女人善變〞;何止女人善變?
善變的是生命,無常的是自然,生生不息,瞬息萬變
因為善變,所以美麗,因為無常,更應珍惜。
善變蜻蜓(蜻蜓科) 小檔案
體長34-42mm,雄蟲複眼紅褐色,胸部及腹部紅褐色
腹背端部數節有3條黑線縱線,左右兩條不明顯,攫握器紅色
翅膀紅褐色,翅端透明,翅痣紅色
雌蟲近似雄蟲但腹部背面的黑色縱紋較粗明顯
尤其側緣的縱紋較發達,體色有兩型,紅色與黃褐色型
翅痣黃白色或紅色,雌蟲體色多變此為命名的由來
未熟雄蟲近似雌蟲為黃褐色,可從攫握器與雌蟲的尾毛構造辨識
雌蟲的尾毛較短,左右分叉
普遍分布全島,生活於池塘、水田、沼澤等靜水或流水區域
參考資料:1.台灣濕地雜誌蝶飛蟲舞--劉嘉暉 2.嘎嘎昆蟲網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