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HCJ 文/紫斑蝶
12月22日是今年度最後一場蝴蝶普查工作,時間點特別訂在12月底
最主要的原因是每年此時紫斑蝶開始群聚,我們想瞭解今年度紫斑蝶南遷渡冬的狀況及數量
這麼重要的工作當然需要蝶調志工的協助,所以大夥們一早整備好工具,趁著氣候宜人趕緊上工。
固定的紫斑蝶避冬谷地是我們的調查重點,去年此時還有幾個臨時性的群聚點也不容忽視
一區區按步就班的訪查結果讓人相當失望,因為很反常的竟然不見紫斑蝶芳蹤
連飛翔個體也只見到一隻小紫斑蝶
這樣的反常現象不只出現在雙流
12月17日各家新聞媒體報導了義守大學趙仁方主任在台東大武地區的調查結果
「趙仁方指出,紫斑蝶標放團隊往年在十二月中,已經忙得不可開交
今年進到台東山區共十六處熱點,紫斑蝶棲息數量並不多
他認為今年天秤颱風造成的棲地破壞,多少造成斑蝶數量減少
但長年觀察下來,暖化確實是主要原因。」
「此外,斑蝶離開時間也有提前的趨勢,早期斑蝶約在三月離開越冬地點
近年來提前到二月,越冬時間從將近半年縮減至兩、三個月
因此根據研判,溫度逐年提升,冬天不冷,讓班蝶可以在原棲息地覓食不須越冬
應該是斑蝶出現數量減少、越冬時間短、越冬時間變晚的主因。」(以上報導取自中時電子報2012-12-17)
氣候變遷帶來大旱大澇,人類要面對驟變無常的大環境
與我們共同生存在這塊土地的所有生物們也改變了生活習性。
很遺憾每年此時已見面的紫斑蝶今年失約了,好像老朋友無言的抗議著什麼
我們卻只能無能為力面對著這一切的失去。
全站熱搜